审计取证模式的演变先后经历的三个阶段依次是( )。
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账目基础审计
制度基础审计——账目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
账目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
账目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
下列有关顺查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审计取证的顺序与反映经济业务的会计资料形成过程相一致
审计人员沿着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的顺序进行审查
方法简单、易于掌握
可能遗漏重要错弊事项
适用于业务规模较小、会计资料较少、存在问题较多的被审计单位
下列有关审计证据相关性的提法中,错误的是( )。
一种取证方法获取的审计证据可能只与某些具体审计目标相关,而与其他具体审计目标无关
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其来源和性质的影响,并取决于获取审计证据的具体环境
如果证据之间相互矛盾,就应收集更多的相关证据加以判断
针对一项具体审计目标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审计证据或者获取不同形式的审计证据
审计人员获取的下列审计证据中,通常情况下可靠性最强的是( )。
被审计单位连续编号的采购订单
被审计单位编制的材料费用分配表
审计人员编写的账龄分析表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提供的书面声明
审计证据的质量特征包括( )。
相关性
真实性
时间性
层次性
通过对存货进行监盘取得的证据属于( )。
实物证据
视听证据
鉴定证据
环境证据
下列审计证据中,属于环境证据的是( ) 。
函证的往来信件
询问情况记录
存货盘点记录
管理人员素质
下列关于审计证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基本证据是证实审计事项的直接证据,取得基本证据最为重要
一般情况下,口头证据需要得到其他相应证据的支持
环境证据一般作为主要证据
要获取充分、可靠的证据体系,单靠基本证据是不够的
下列关于重大错报风险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审计人员应当从财务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考虑重大错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是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重大错报风险是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可能性
重大错报风险是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未能有效预防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可进一步细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下列有关审计取证模式的提法中,不正确的有( )。
账目基础审计直接从会计资料的审查入手
制度基础审计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测评入手
制度基础审计是风险基础审计的发展
账目基础审计的审计目标是查错防弊
账目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不存在审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