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及有关规定,关于老年人犯罪适用强制措施和量刑的说法,正确的是()。(2012年)
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犯罪时已满75周岁的人,不得对其采取强制措施
审判时已满70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犯罪时己满70周岁的人,不得对其采取强制措施
甲欲枪杀仇人乙,但早有防备的乙当天穿着防弹背心,甲的子弹刚好打在防弹背心上,乙毫发无伤。甲见状一边逃离现场,一边气呼呼地大声说:“我就不信你天天穿防弹背心,我改天再收拾你!”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甲的行为构成( )。
犯罪预备
犯罪中止
犯罪未遂
犯罪既遂
甲与乙有仇,指使丙寻机报复。一日,丙知乙一人在家,便携匕首前往。逢中被一卡车撞伤,报复计划失败。丙的行为在刑法上属于()。(2009年)
犯罪预备
犯罪中止
犯罪未遂
犯罪既遂
甲向乙购买危险物质,商定4000元成交。甲先后将2000元现金和4克海洛因(折抵现金2000元)交乙后收货。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甲的行为属于()。
想象竞合犯
结果加重犯
继续犯
并罚的数罪
甲女拒绝乙男求爱,乙说“如不答应,我就跳河自杀,我不会游泳”;甲说“我帮你吧”,直接将乙推人河中;乙在河中呼救,甲未予理睬,直接离开,终致乙溺亡。在本案中,甲对乙溺亡的主观状态为()。
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
疏忽大意的过失
过于自信的过失
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行为人基于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为()。
继续犯
结果加重犯
结合犯
连续犯
王某和李某同在一湖游泳,李某突然腿抽筋,向唯一在场的王某呼救,王某未予理会,李某溺亡。在本案中,王某对李某溺亡的主观状态为( )。
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
疏忽大意的过失
过于自信的过失
2013年10月1日,甲实施了某项犯罪行为:犯罪行为一直处于持续状态,直至2013年10月5日终止。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该犯罪行为法定最高刑为有期徒刑15年,对甲的犯罪行为的追诉时效为( )。
自2013年10月1日起10年
自2013年10月5日起10年
自2013年10月1日起15年
自2013年10月5日起15年
2006年8月2日19时许,何某驾驶出租汽车违反交通法规发生变通肇取保候审期间,何某仍然驾驶车辆外出载客,并于同月18日7时许,将胡某撞死。在这两起事故中,何某均负主要责任。分析此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07年)
对何某的行为应当以法定的一罪论处
对何莱的行为应当以数罪论处
何某的行为属于实质的一罪
何某的行为属于想象竞合犯
2013年10月1日,甲实施了某项犯罪行为:犯罪行为一直处于持续状态,直至2013年10月5日终止。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该犯罪行为法定最高刑为有期徒刑15年,对甲的犯罪行为的追诉时效为()。
自2013年10月1日起10年
自2013年10月5日起10年
自2013年10月1日起15年
自2013年10月5日起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