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背景材料:    某公路路面工程,里程桩号为K5+000~K29+000,总长度为24km。路面结构层分为级配砾石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面层(单层)。建设单位(业主)希望施工单位尽可能用最短时间完成该路面工程施工。施工单位根据自己的能力准备组织2个路面施工队平行施工以完成该路面工程。每个路面施工队的施工能力相同,各完成12km。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底基层专业队组(班组)施工进度(速度)200m/d(已经包含各种影响,下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专业队组施工进度150m/d,养护时间至少7d,所需工作面的最小长度为1000m;沥青面层专业队组施工进度为160m/d,所需最小工作面长度1200m,要求施工单位用最快方式,根据上述给定条件组织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以下是施工单位所作的计算和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1)各结构层工作的持续时间计算为底基层60d,基层80d,面层75d。 (2)底基层与基层之间逻辑关系STS(开始到开始)搭接关系,搭接时距计算结果为1000/200=5d。    (3)基层与面层之间的逻辑关系STS搭接关系,搭接时距计算结果为1200/150=8d,考虑到基层的养护至少7d,所以基层与面层的开始到开始时间间隔为8+7=15d。(4)根据以上计算结果,路面工程的总工期=5+15+75=95d,其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表示如下。 2.问题:    (1)评价采用2个路面施工队平行施工这种施工组织方式的前提条件和实际效果。    (2)评价该施工单位所进行的计算正确性以及进度计划安排的合理与否。    ①各工序的持续时间的计算是否正确?错误请改正。    ②底基层与基层之间的搭接关系选择是否正确?为什么?错误请改正。    ③底基层与基层之间的搭接时距计算是否正确?错误请改正。    ④基层与面层之间的搭接关系选择是否正确?为什么?错误请改正。    ⑤基层与面层之间的搭接时距计算是否正确?错误请改正。    ⑥路面工程的总工期的计算以及其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表示是否正确?错误请改正。

扫码查看暗号,即可获得解锁答案!

点击获取答案

   (1)平行施工(作业)方式的主要特点是进度快,所需的资源量大。采用两个路面施工队的前提条件是该施工单位要有足够的专业设备和人员(即足够资源量)。从背景材料的描述,该施工单位具备此条件。采用平行施工方式能达到缩短工期的要求,两个路面施工队平行施工的组织方式能达到预期效果。

   (2)在工作(工序)持续时间计算和进度计划安排方面:

   ①工序的持续时间的计算是正确的。

   ②底基层与基层之间的搭接关系选择正确的STS,因为底基层快于基层。

   ③底基层与基层之间的搭接时距计算方面是正确。

   ④基层与面层之间搭接关系的分析是错误的,因为面层速度快于基层不应选择STS(开始到开始)的搭接关系,应该为FTF(完成到完成)搭接关系。

   ⑤搭接时距计算是错误的,应该除以两者中较快的速度= 1200/160=7.5d,取8d。考虑到养护至少7d,所以FTF=8+7=15d

   ⑥路面工程总工期的计算错误;在考虑搭接类型和搭接时距情况下应改为,总工期=

STS十基层持续时间+FTF=5+80+15=100d

进度计划横道图的表示是错误的;进度计划横道图的正确表示应为:

多做几道

  1.背景材料:    某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承包了长2650m的公路隧道施工任务,该隧道穿越的岩层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施工单位采用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施工中某段岩石裂隙发育,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导致该段冒顶、塌方。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采取了积极措施,避免事故进一步发展。并按公路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制度作了相关汇报。    2.问题:    (1)公路工程质量事故报告有哪些规定?    (2)假设质量监督站初步确定质量事故为质量问题,事故发生单位应按什么要求进行报告?    (3)假设质量监督站初步确定质量事故为一般质量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应按什么要求进行报告?    (4)假设质量监督站初步确定质量事故为重大质量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应按什么要求进行报告?

  1.背景材料:    某大桥施工过程中,其墩台基础位于地表水以下,桥位区地质条件为:水深3m,流速为2m/s,河床不透水,河边浅滩,地基土质为黏土。施工单位决定采用钢板桩围堰法施工。钢板桩用阴阳锁口连接。施工方法为:首先,使用围囹定位,在锁口内涂上黄油、锯末等混合物,组拼桩时,用油灰和棉花捻缝,然后,来自上游分两头向下游合拢的顺序插打桩,施工时先将钢板桩逐板施打到稳定深度,然后依次施打到设计深度,使用射水法下沉。下沉完毕后,围堰高出施工期最高水位70cm,桥梁墩台施工完毕后,向围堰内灌水,当堰内水位高于堰外水位1.5m时,采用浮式起重机从上游附近开始,将钢板桩逐板或逐组拔出。    2.问题:    (1)此大桥墩台基础施工更适合哪种围堰?    (2)钢板桩围堰施工过程正确吗?如不正确,请说明并指正。    (3)桥梁墩台施工完毕后,向围堰内灌水的目的是什么?

   1.背景材料:    为加强对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的管理,《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规定:重大设计变更由交通运输部负责审批。较大设计变更由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审批。    项目法人负责对一般设计变更进行审查,并应当加强对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实施的管理。    对一般设计变更建议,由项目法人根据审查核实情况或者论证结果决定是否开展设计变更的勘察设计工作。    对较大设计变更和重大设计变更建议,项目法人经审查论证确认后,向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提出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的申请。    2.问题:    (1)对较大设计变更和重大设计变更,项目法人应做哪些工作?并提交哪些材料?    (2)项目法人在报审设计变更文件时,应当提交哪些材料?

背景材料:某工程项目·项目经理部为了控制原材料、构配件的质量,建立了工地实验室,制定如下管理制度:(1)项目经理部必须严格控制工程进场的质量、型号、规格。在供货商提供了材料检验报告后,方可与供方签订供应合同(2)试验室在项目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开展试验、检测工作。业务上受上级公司中心试验室领导,同时还需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和检查;(3)在施工过程中,实验室应按合同、规范或业主要求,分清与实验室试验、检测的项目,并按相应的试验规程进行试验检验工作;(4)试验室对压实度检测、混凝土试件制作、测定混凝土稠度、测定沥青混合料温度等频率较高的检测项目,试验人员按规定的取样地点、时间进行检测试验,试验管理人员进行15%频率的抽检;(5)试验室对试验检测的原始记录和报告印成一定格式的表格,同时应有试验、计算、负责人签字及试验日期;(6)对预制构件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安装前应检验出厂合格证,内容包括:构件型号、规格数量、出池或出厂日期。问题:(1)以上所列施工单位制定的原材料、构配件试验管理制度的(1)~(5)条是否有不妥或不完整之处?请逐条说明,若有不妥或不完整之处,请指出改正。(2)请说出第(6)条中,检验后和安装后的管理制度的要求。

 1.背景材料:    A路桥公司承担一座8×30m的C40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型梁桥的施工。桥位地质为较密实的土层,且无地下水,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由于工期较紧,A公司经业主和监理同意,将挖孔桩施工分包给某基础工程施工公司(B公司),双方签订了分包合同,合同中规定了双方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权利和义务。B公司在桩基开挖工程中发现现场地质条件与设计图纸不符,B公司直接向监理单位提交了变更申请,要求加深桩基。    A公司利用桥台附近的一块空地布设混凝土搅拌站、钢筋加工房以及T梁预制场,采用后张法进行T梁预制。在预制施工中,A公司制订严格的施工技术方案,现对部分施工要点摘录如下:    (1)台座上铺钢板底模,预制台座均按规定设置反拱。    (2)T梁的振捣以紧固安装在侧模上的附着式振捣器为主,插入式振捣器为辅。    (3)混凝土浇筑时,先浇肋板再浇翼缘。    (4)张拉时,按设计提供的应力控制千斤顶张拉油压,按理论伸长量进行校核,张拉到设计应力相应油表刻度时立即锚固。    (5)张拉过程中的断丝,滑丝数量不得超过设计规定,否则要更换钢筋或采取补救措施。    (6)压浆使用压浆泵从梁最高点开始。    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A公司在T梁预制场施工中投入了测量工、试验工、混凝土工、模板工、电工、起吊工、张拉工等技术工种。    2.问题:    (1)分包工程在开工前A公司应该履行哪些开工申请手续?    (2)逐条判断T梁预制施工组织要求的正确性,并改正错误之处。    (3)B公司处理桩基变更的方式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改正错误之处。    (4)补充T梁预制施工中还需的技术工种。

最新试题

该科目易错题

该题目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