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背景材料:某公路工程,合同价4000万元,合同工期270d。合同条款约定:①工程预付款为合同价的l0%,开工当月一次性支付;②工程预付款扣回时闯及比例:自工程款(含工程预付款)支付至合同价款的60%的当月起,分两个月平均扣回;③工程进度款按月支付;④工程质量保证金按月进度款的5倍扣留;⑤钢材、水泥、沥青按调值公式法调价,权重系数分别为0.2、O.1、0.1,其中钢材基期价格指数为100。施工合同签订后,施工单位向监理提交了如下图所示的进度计划,并得到监理批准6月份钢材的现行价格指数为110,其余材料价格无变化。施工过程中,在第三个月末检查时发现:E工作延误20d,c工作延误lOd,F工作按计划进行,G工作提前.10d。为满足业主坚持按合同工期完工的要求,在不改变网络计划逻辑关系的条件下,施工单位根据下表按照经济性原则进行计划调整在G工作进行到一半左右,出现了合同中未标明的硬质岩石,导致施工困难。施工单位及时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处理并通知了监理。因处理硬质岩石导致增加费用20万元、G工作延误20d,对此,施工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提出了工期及费用索赔。问题:(1)按网络图图例方式,列出⑤、⑥、⑦三个节点的节点时间参数;指出网络图中的关键线路;确定计划工期。(2)列式计算本工程预付款及其起扣点金额。工程预付款在哪两个月扣回?每月扣多少万元?(3)列式计算4月份及5月份的工程进度支付款。(4)列式计算6月份的调价款。(5)针对3月末进度检查结果,评价工程进度,并分析确定调整计划的最经济方案。(6)针对G工作中出现硬质岩石的处理,分别指出施工单位提出的工期及费用索赔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扫码查看暗号,即可获得解锁答案!

点击获取答案

答案

(2)

本工程预付款4000X 10%一400万

起扣点金额=4000×60%一2400万

工程在达到400+100+200+350+600+800—2450万元的第5月开始扣回,即在5月和6月这两个月扣回。平均每月扣回200万。

(3)4月份的工程进度款=600(1一0.05)一570万元,5月份的工程进度款:(800)(1-0.05)-200=760-200=560万元

(4)6月份的应付款=800(0.6+0.2×1.1+0.1×1+0.1×1)=816万元,6月份的调价款=816-800=16万

(5)3月末进度检查结果E工作延误20d,C工作延误l0d,F工作按计划进行,G工作提前lOd。因为E关键工作所以工程工期将拖20d。

(6)1)处理硬质岩石导致G工作延误20d提出的工期索赔不合理。因为原计划G工作有lOd总时差=210-70—130,在3月末时G工作提前了lOd,因此相对于270d的工期有20d的总时差。处理硬质岩石的时间大约是70+65=135d,在3月末以后发生,所以20d的延误有20d的总时差可以消化,不会造成工程工期(总工期)拖延,不能索赔工期。

2)处理硬质岩石导致增加费用20万元,施工单位可以索赔。因为合同未标明硬质岩石属于业主方的责任,所造成的费用增加理应获得补偿。


多做几道

  1.背景材料:    某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承包了长2650m的公路隧道施工任务,该隧道穿越的岩层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施工单位采用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施工中某段岩石裂隙发育,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导致该段冒顶、塌方。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采取了积极措施,避免事故进一步发展。并按公路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制度作了相关汇报。    2.问题:    (1)公路工程质量事故报告有哪些规定?    (2)假设质量监督站初步确定质量事故为质量问题,事故发生单位应按什么要求进行报告?    (3)假设质量监督站初步确定质量事故为一般质量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应按什么要求进行报告?    (4)假设质量监督站初步确定质量事故为重大质量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应按什么要求进行报告?

  1.背景材料:    某大桥施工过程中,其墩台基础位于地表水以下,桥位区地质条件为:水深3m,流速为2m/s,河床不透水,河边浅滩,地基土质为黏土。施工单位决定采用钢板桩围堰法施工。钢板桩用阴阳锁口连接。施工方法为:首先,使用围囹定位,在锁口内涂上黄油、锯末等混合物,组拼桩时,用油灰和棉花捻缝,然后,来自上游分两头向下游合拢的顺序插打桩,施工时先将钢板桩逐板施打到稳定深度,然后依次施打到设计深度,使用射水法下沉。下沉完毕后,围堰高出施工期最高水位70cm,桥梁墩台施工完毕后,向围堰内灌水,当堰内水位高于堰外水位1.5m时,采用浮式起重机从上游附近开始,将钢板桩逐板或逐组拔出。    2.问题:    (1)此大桥墩台基础施工更适合哪种围堰?    (2)钢板桩围堰施工过程正确吗?如不正确,请说明并指正。    (3)桥梁墩台施工完毕后,向围堰内灌水的目的是什么?

   1.背景材料:    为加强对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的管理,《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规定:重大设计变更由交通运输部负责审批。较大设计变更由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审批。    项目法人负责对一般设计变更进行审查,并应当加强对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实施的管理。    对一般设计变更建议,由项目法人根据审查核实情况或者论证结果决定是否开展设计变更的勘察设计工作。    对较大设计变更和重大设计变更建议,项目法人经审查论证确认后,向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提出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的申请。    2.问题:    (1)对较大设计变更和重大设计变更,项目法人应做哪些工作?并提交哪些材料?    (2)项目法人在报审设计变更文件时,应当提交哪些材料?

背景材料:某工程项目·项目经理部为了控制原材料、构配件的质量,建立了工地实验室,制定如下管理制度:(1)项目经理部必须严格控制工程进场的质量、型号、规格。在供货商提供了材料检验报告后,方可与供方签订供应合同(2)试验室在项目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开展试验、检测工作。业务上受上级公司中心试验室领导,同时还需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和检查;(3)在施工过程中,实验室应按合同、规范或业主要求,分清与实验室试验、检测的项目,并按相应的试验规程进行试验检验工作;(4)试验室对压实度检测、混凝土试件制作、测定混凝土稠度、测定沥青混合料温度等频率较高的检测项目,试验人员按规定的取样地点、时间进行检测试验,试验管理人员进行15%频率的抽检;(5)试验室对试验检测的原始记录和报告印成一定格式的表格,同时应有试验、计算、负责人签字及试验日期;(6)对预制构件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安装前应检验出厂合格证,内容包括:构件型号、规格数量、出池或出厂日期。问题:(1)以上所列施工单位制定的原材料、构配件试验管理制度的(1)~(5)条是否有不妥或不完整之处?请逐条说明,若有不妥或不完整之处,请指出改正。(2)请说出第(6)条中,检验后和安装后的管理制度的要求。

 1.背景材料:    A路桥公司承担一座8×30m的C40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型梁桥的施工。桥位地质为较密实的土层,且无地下水,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由于工期较紧,A公司经业主和监理同意,将挖孔桩施工分包给某基础工程施工公司(B公司),双方签订了分包合同,合同中规定了双方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权利和义务。B公司在桩基开挖工程中发现现场地质条件与设计图纸不符,B公司直接向监理单位提交了变更申请,要求加深桩基。    A公司利用桥台附近的一块空地布设混凝土搅拌站、钢筋加工房以及T梁预制场,采用后张法进行T梁预制。在预制施工中,A公司制订严格的施工技术方案,现对部分施工要点摘录如下:    (1)台座上铺钢板底模,预制台座均按规定设置反拱。    (2)T梁的振捣以紧固安装在侧模上的附着式振捣器为主,插入式振捣器为辅。    (3)混凝土浇筑时,先浇肋板再浇翼缘。    (4)张拉时,按设计提供的应力控制千斤顶张拉油压,按理论伸长量进行校核,张拉到设计应力相应油表刻度时立即锚固。    (5)张拉过程中的断丝,滑丝数量不得超过设计规定,否则要更换钢筋或采取补救措施。    (6)压浆使用压浆泵从梁最高点开始。    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A公司在T梁预制场施工中投入了测量工、试验工、混凝土工、模板工、电工、起吊工、张拉工等技术工种。    2.问题:    (1)分包工程在开工前A公司应该履行哪些开工申请手续?    (2)逐条判断T梁预制施工组织要求的正确性,并改正错误之处。    (3)B公司处理桩基变更的方式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改正错误之处。    (4)补充T梁预制施工中还需的技术工种。

最新试题

该科目易错题

该题目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