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案例四 【背景资料】 某城市道路改建工程,地处交通要道,拆迁工作量大。业主通过招标选择了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和拆迁公司。在上半年施工进度计划检查中,该工程施工项目经理部出示了以下资料: (1)桩基分包商的桩位图(注有成孔/成桩记录)及施工日志; (2)项目经理部的例会记录及施1日志; (3)施工总进度和年度计划图(横道图),图上标注了主要施工过程,开、完工时间及工作量,计划图制作时间为开工初期: (4)季、月施工进度计划及实际进度检查结果; (5)月施I进度报告和统计报表,除对进度执行情况简要描述外,对进度偏差及调查意见一律标注为“拆迁影响,促拆迁”。检查结果表明,实际完成的工作量仅为计划的1/3左右,窝工现象严重。 【问题】 1.该项目施工进度报告应进行哪些方面的补充和改进? 2.分包商是否应制订施工进度计划?与项目总进度计划的关系如何? 3.该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应做哪些内容上的调整? 4.请指出该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巾必须改进之处。 5.请指H{该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和控制存在的不足之处。

扫码查看暗号,即可获得解锁答案!

点击获取答案

【参考答案】

1,除对进度执行情况简要描述外,对进度偏差及调查意见一律标注为“拆迁影响,促拆迁”太简单,应补充和改进,应提供的内容包括:(1)进度执行情况的综合描述。主要内容是:报告的起止期;当地气象及晴雨天数统计;施工计划的原定目标及实际完成情况;报告计划期内现场的主要大事记(如停水、停电、事故处理情况,收到业主、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等指令文件情况)。(2)实际施工进度图。(3)工程变更,价格调整,索赔及工程款收支情况。(4)进度偏差的状况和导致偏差的原因分析。(5)解决问题的措施。(6)计划调整意见。

2.分包商应该制订施工进度计划。与项目总进度计划的关系为:分包人的施工进度计划必须依据承包人的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承包人应将分包的施工进度计划纳入总进度计划的控制范畴,总分包之间相互协调,处理好进度执行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并协助分包人解决项目进度控制中的相关问题。

3.应调整内容包括施工内容、工程量、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工作关系、资源供应。

4必须改进之处为:(1)计划图制作时间为开工初期不妥,应在开工前;(2)在施工总进度和年度计划图(横道图)上仅标注了主要施工过程,开、完工时间及工作量,应该在计划图上进行实际进度记录,并跟踪记载每个施工过程的开始日期、完成日期、每日完成数量、施工现场发生的情况、干扰因素的排除情况;(3)无旬(或周)施工进度计划及实际进度检查结果。

5.该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为:(1)未跟踪计划的实施并进行监督,在跟踪计划的实施和监督过程中当发现进度计划执行受到干扰时,应采取调度措施;(2)在计划图上应进行实际进度记录,并跟踪记载每个施工过程(而不是主要施工过程)的开始日期、完成日期、每日完成数量、施工现场发生的情况、干扰因素的排除情况;(3)执行施工合同中对进度、开工及延期开工、暂停施工、工期延误、工程竣工的承诺;(4)跟踪形象进度并对工程量、总产值、耗用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等的数量进行统计与分析,编制统计报表; (5)落实控制进度措施应具体到执行人、目标、任务、检查方法和考核办法;(6)处理进度索赔。


多做几道

案例五【背景资料】某公司承建城市主干道改造工程,其结构为二灰土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工期要求当年5月份完成拆迁,11月底完成施工。由于城市道路施工干扰因素多,有较大的技术难度,项目部提前进行了施工技术准备工作。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项目部在城市外设置了拌合站。为避开交通高峰时段,夜间运输,白天施工。检查发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出现松散、强度值偏低的质量问题。 项目部依据冬期施工方案,选择在全天最高温度时段进行沥青混凝土摊铺碾压施工。经现场实测,试验段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压实度、厚度、平整度均符合设计要求,自检的检验结论为合格。 为确保按期完工,项目部编制了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实施中进行动态调整;完工后,依据进度计划、调整资料对施工进行总结。【问题】1.本项目的施工技术准备工作应包括哪些内容? 2.分析水泥 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3.结合本工程,简述沥青混凝土冬期施工的基本要求。4.项目部对沥青混凝土面层自检合格的依据充分吗?如不充分,还应补充哪些?5.项目部在施工进度总结时资料依据是否全面?如不全面,请予以补充。

案例二【背景资料】土质为粉质黏土、地下水位于地面以下4m,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基坑设置了防雨排水设施,现浇箱涵前端设斜面钢刃脚,计划6月10日雨期开始前顶进就位。 项目部编制轨道加固方案,采用轨束梁加固铁路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制订了顶进时对涵箱结构的监控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按照原计划,箱涵顶进应在雨期开始前完成。开工后,由于降水措施不力,工作坑开挖进度缓慢.进度计划拖后。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完成顶进后背的制作安装时,顶进施工已进入雨期。项目部加强了降排水工作后,开始顶进施工。为满足进度工期要求,项目部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开挖面土体,控制开挖面坡度为1:0.6,钢刃脚进土50mm,根据土质条件,每次开挖进尺0. 5m,并在列车运营时连续顶进。 箱涵项进接近第一条线路时,夜间一场大雨,第二天正在顶选时,开挖面土方坍塌,造成安全事故。 【问题】 1.本工程工作坑降水井宜如何布置?根据背景资料,在顶进作业前基坑应做好哪些排水工作? 2.指出项月部编制的轨道加固与监控测量方案及审批存在的问题,并写出正确做法。 3.指出方案和顶进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引起列车颠覆的安全隐患。 4.依据背景资料,分析开挖面坍塌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案例四 【背景资料】 A公司中标某市污水管工程,总长1. 7km。采用1.6~1.8m混凝土管,其埋深为-4.1 ~-4. 3m.各井间距8~ 10m。地质条件为黏性土层,地下水位置在距离地面一3.5m处。项目部确定采用两台顶管机同时作业,一号顶管机以8号井作为始发井向北硕进,二号顶管机以10号井作为始发井向南顶进。工作井直接采用检查井位置(施工位置如下图所示),编制了顶管工程施工方案,并已经通过专家论证。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1)因拆迁原因,使9号井不能开工。第二台顶管设备放置在项目部附近小区绿地暂存28d。  (2)在穿越施工条件齐全后,为了满足建设方要求,项目部将10号井作为第二台顶管设备的始发井,向原8号井顶进。施工方案经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  【问题】  1.本工程中工作井是否需要编制专项方案?说明理由。  2.设备放在小区绿地暂存,应履行哪些程序或手续?  3. 10号井改为向8号井顶进的始发井,应做好哪些技术准备工作?  4.项目经理批准施工变更方案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5.项目部就事件(1)的拆迁影响,可否向建设方索赔?如果索赔,简述索赔项目。

案例三  【背景资料】  某小区新建热源工程,安装了3台14MW燃气热水锅炉。建设单位通过招投标程序发包给A公司,并在工程开工前办理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消防审批手续以及施工许可证。  A公司制定了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履行了报批手续。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如下情况:  (1)A公司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将锅炉安装工程分包给了具有资质的B公司,并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了合同备案。  (2)设备安装前,B公司与A公司在监理单位的组织下办理了交接手续。  (3)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到工地检查发现参建单位尚未到监察机构办理相关手续,违反了有关规定。燃烧器出厂资料中仅有出厂合格证。  (4)B公司已委托第三方无损检测单位进行探伤检测。委托前已对其资质进行了审核,并通过了监理单位的审批。 【问题】 1 B公司与A公司应办理哪些方面的交接手续? 2.请指出参建单位中的哪一方应到监察机构办理相关手续,并写出手续名称。 3.燃烧器出厂资料中,还应包括什么? 4.请列出B公司对无损检测单位及其人员资质审核的主要内容。

案例一 【背景资料】  某桥梁工程采用沉入桩基础,在平面尺寸5m×30m的承台下,布置了145根桩,为群柱形式:顺桥方向5行桩,桩中心距为0. 8m,横桥方向29排桩,桩中心距1m。桩长15m,分两节采用法兰盘等强度接头,由专业队伍分包负责打桩作业,合同I期为2003年8月1至8月15日。承包方在施I组织设计中制定了如下方案: (1)为方便预制,桩节长度分为4种,其中72根上节长7m,下节长8m(带桩靴);73根上节长8m.下节长7m(带桩靴)。 (2)为使桩间土挤密,增加桩与土体的摩擦力,打桩顺序定为从四周向中心打。 (3)为防止桩顶或桩身出现裂缝、破碎,决定以控制贯入度为主。  施工中,由于计划不周,8月10日出现了预制桩供不应求的现象,为减少打桩机的停机候活费用,调用了7月20 - 22日预制、混凝土已达到100%设计强度的桩。【问题】1.分述上述方案和做法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若不符合,请说明正确的做法。2.在沉桩过程中,遇到哪些情况时应暂停沉桩?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3.在沉桩过程中,如何妥善掌握控制桩尖标高与贯人度的关系?4.总包和分包对于项目安全控制责任如何分工?

最新试题

该科目易错题

该题目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