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省属亚热带温湿气候,夏季最高气温40℃,冬季最低气温-10℃。6~7月为梅雨季节,年平均降雨量在1234mm以上。11月至次年3月空气湿度较大,经常大雾弥漫,能见度极差。省内公路、铁路、内河航运十分便利。该省现有的大地控制网受地壳变动和社会建设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测量标志损坏、减少严重,目前的大地控制网点难以满足经济建设日益发展的需要。为此,计划在全省范围内利用GNSS技术建立二等大地控制网。1.已有资料(1)测区现有地形图及交通图、行政区划图可供设计、选用使用。(2)对控制测量范围的控制点进行了全面普查,国家级网点若干个。2.作业依据(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4)《国家大地测量基本技术规定》(GB22021-2008)。【问题】1.简述技术设计的目的和步骤。2.试述该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写的主要内容。3.解释“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含义,验收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扫码查看暗号,即可获得解锁答案!

点击获取答案

1.技术设计的目的是制订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保证测绘产品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要求,并获得最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其步骤如下:

(1)收集资料。收集测区有关资料,包括测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交通运输,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交通图,气象资料,以及已有的大地测量成果资料,如点之记、成果表及技术总结等。对收集资料加以分析和研究,选取可靠和有价值的部分作为设计时参考。


(2)实地踏勘。拟订布网方案和计划时,需要到测区进行必要的踏勘和调查,作为设计参考。


(3)网上设计。根据大地测量任务,按照有关规范和设计规定,在地形图上拟订出控制点的位置和网的图形结构。


(4)编写技术设计书。按照编写设计书的要求编制技术设计书。


2.技术设计书的内容,通常包括任务概况、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已有资料情况、引用文件、主要技术指标与规格、技术设计方案等部分。

(1)任务概况。主要说明任务来源、目的、任务量、测区范围和行政隶属、完成期限等。

(2)测区自然地理概况。根据需要说明与设计方案和测绘作业有关的自然地理概况,内容包括测区地形地貌特征、居民地、交通、气候概况和困难类别等。


(3)已有资料情况。说明测区已有资料的数量、形式、施测年代、采用的坐标系统、高程和重力基准,资料的主要质量情况和评价、利用的可能性与利用方寨等。

(4)引用文件。说明专业设计书编写过程中所引用的标准、规范或其他技术文件。文件一经引用,便构成专业技术设计书设计内容的一部分。


(5)主要技术指标。说明作业或成果的种类及形式、坐标系统、高程基准、比例尺、分带、投影方法,分幅编号及其空间单元,数据基本内容、数据格式、数据精度及其他技术指标等。


(6)技术设计方案。

3.检查验收的主要依据是技术设计书和国家有关规范。遵循“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原则,测绘生产单位对产品质量实行过程检查和最终检查。


过程检查是在作业组自查、互查基础上,由项目部进行全面检查。最终检查是在全面检查基础上,由生产单位质检人员进行的再一次全面检查。


验收是由任务委托单位组织实施或其委托具有检验资格的机构验收。验收包括概查和详查,概查是对样本以外的影响质量的重要质量特性和带倾向性问题的检查,详查是对样本(从批中抽取5%~10%)作全面检查。验收的重点主要包括:


(1)实施方案是否符合规范和技术设计的要求。

(2)补测、重测和数据剔除是否合理。

(3)数据处理软件是否符合要求,处理项目是否齐全,起算数据是否正确。

(4)各项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验收完成后应写出成果验收报告。

多做几道

某市计划建立该市基础地理信息库,先期进行地形要素数据库的建设。为了保证质量,对地形要素数据库进行质量控制设计。主要内容如下:(1)制定数据检查验收规定。(2)制定DLG数据汇交技术规定。(3)开发检查验收软件。(4)数据检查验收的试验与技术培训。(5)开展数据检查验收。【问题】1.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质量检查包括哪些内容?2.试对生产阶段检查工作的实施进行设计。

为了满足某市数字城市建设的需要,某市计划生产该地区的1:10000比例尺的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已完成了全部测区的航空摄影工作、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测设、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和数字地面模型的生产等工作。1.测区概况测区为华北地区的一个地级市,总面积约3500km2。全区包含平地和丘陵地两种地形,其中,绝大多数是平地,约占整个测区80%的面积,主要位于测区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测区内有少量丘陵地区,主要集中在测区的北部,其面积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20%:测区内海拔平地低点为24m,丘陵地最高海拔352m。测区内建成区面积约为350km2,主要分布在平坦地区,建成区内以多层建筑楼房为主,房屋密集;其农村居民地以一、二层建筑为主。2.主要技术依据(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3部分:数字正射影像图(DOM)》(CH/T1015.3-2007)。(2)《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CH/T1009-2001)。(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1部分:数字线划图(DLG)》(CH/T1015.1-2007).(4)《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17941-2008)。(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2008)。(6)平面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7)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3.航空摄影资料航空摄影采用传统的航空摄影方式,航摄比例尺为1:20000,航摄仪型号为RC-30,像幅为23cm×23cm,航摄议焦距为152mm.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02mm,像片类型为真彩色。航摄总面积为3500km2,测区共布设17条航线,每条航线44张航片,测区航片总数为748张,航片的航向重叠65%,旁向重叠35%,东西向飞行。4.其他资料情况整个测区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数字地面高程模型采集的工作已全部完成,其成果质量符合规范和技术设计的要求,并已全部通过质捡部门的检查验收,同意移交给下一工序使用。【问题】1.用框图表示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工作流程。2.试述数据采集的基本原则。3.数字正射影像图质量检查的内容有哪些?

某测绘单位承接了某省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与建库项目。1.已收集和获取的资料:(1)全省2012年6月底0.5m分辨率航摄数据。(2)全省2008年测绘生产的1:10000全要素地形图数据(DLG)。其中,等高线的基本等高距为5m,居民地、道路、政区及地名等要素变化较大,而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和其他要素基本上无变化。(3)全省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其道路、政区和地名等信息内容详细,现势性好,但平面定位精度不确定。2.需要完成的更新与建库工作:(1)获取必要的像控资料,利用航摄资料,生产制作0.5m分辨率正摄影像数椐成果(DOM),要求达到1:10000地形图精度,经质量检查合格后,建立全省DOM数据库。(2)对1:10000 DLG数据进行更新,使其现势性达到2012年6月。重点对居民地、道路、政区及地名等要素进行更新,经数据整理、质量检查和数据入库,建立更新后的全省1:10000DLG数据库。(3)利用1:10000 DLG数据中的等高线、高程点,以及一些地形特征要素等,内插生成5m格网间距的数字高程模型( DEM)数据成果,经质量检查合格后,建立全省1:10000 DEM数据库。【问题】1.指出本项目中可用于全省1:10000DLG数据更新的数据资料或成果,并说明它们的用途。2.说明全省5m格网间距DEM数据的生产技术方法和主要流程。

以“某市基础空间数据管理与应用系统”开发设计为例。基础空间数据管理与应用系统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内容,实现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包括4D数据以及其他专题数据)的统一管理,为数字城市其他业务系统模块实现数据准备与提取,既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数据来源和基础,又能方便实现空间数据管理的一致性。1.系统建设目标基础空间数据管理与应用系统是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基础内容,实现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包括4D数据以及其他专题数据)的统一管理,主要包括空间数据的输入、格式输出、编辑更新、查询统计、空间分析、制图输出、专题图、历史库管理、3D分析等应用。系统具有海量数据管理、高效智能无缝拼接处理、多源数据融合、动态更新维护等特点。2.系统建设任务为完成系统建设目标,需完成以下任务。(1)多尺度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制定数据格式标准与数据转换技术方案:对基础地理数据、专题地理空间数据和多媒体数据按照一定的技术标准和要求进行集成,实现各种数据的整合与一体化管理;统一数学基础为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地理坐标。收集并处理各种数据:包括数字线划图(DLG)数据、数字栅格地图(DRG)数据、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地名数据库(PN)。数据转换与入库:根据数据转换与入库技术方案完成空间数据的转换与入库工作。(2)系统应用软件平台的研制。在4d基础数据基础上,实现多尺度(多分辨率)空间数据入库功能;基于多尺度空间数据库实现空间数据管理功能和地图浏览、地图编辑、查询分析、地图输出等地图操作功能。3.提交成果(1)多尺度数据库及入库技术方案。(2)全套技术文档。(3)空间数据管理软件系统一套。[问题]简述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总体思路。简述C/S网络结构下的GIS开发方法。简述本系统运行的网络体系结构。根据该项目的实际特点和目前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设计分析系统开发与运行的软硬件环境。

××市拟建立××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城市管理地理数据提交工作是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全面野外调查各区城市地理编码、部件的分布和现状情况,为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提供基础数据支持。1)数据采集与处理(1)基础地形图修测由于各城市原有基础地形图,如1:500地形图,1:1000地形图都存在数据老化的问题,为保证系统的运行质量,保证不出现地址错误、楼房错误等问题,需要对基础地形图进行修测。(2)部件数据①部件分类。部件按照城市管理功能体系分为大类和小类。②部件的数据结构及编码规则。部件代码由10位数字组成,依次为:6位区级及区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2位大类代码;2位小类代码。另外加6位流水号,形成16位的部件唯一标识码。(3)地理编码数据地址数据主要用于城市管理中公众举报时,根据公众举报的语言定位到地图的具体位置。地址数据起到参照定位的作用,因此其数据密度越大越好。(4)街道、社区、单元网格数据按照《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 CJ/T 213-2007)的要求,街道和乡镇编码为3位。在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确定的社区边界基础上,进行全区单元网格的划分和数据制作。2)专题地理数据库建设将采集到的多源多尺度基础地理数据进行集成与整合,进而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数据库。3)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开发包括数据采集与更新、数据库管理与服务两个子系统,在互联网环境中运行。4)问题(1)数字城市专题数据库设计要遵循哪些原则?(2)简述建立共享数据库的基本流程。

最新试题

该科目易错题

该题目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