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案例1 污水处理厂增建污泥处置中心项目【素材】某城市现有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3.0×l04 m3/d,采用“A20+高效沉淀+深床滤池”处理工艺,处理后尾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后排入景观河道。厂区内主要构筑物有进水泵房、格栅间、曝气沉砂池、生物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深床滤池、污泥浓缩脱水机房和甲醇加药间(内设6个甲醇储罐,单罐最大储量16 t)。其中,进水泵房和污泥浓缩脱水机房分别采用全封闭设计并配套生物滤池除臭设施,废气净化后分别由15 m高排气筒排放。拟在厂区预留用地内增建l座污泥处置中心,设计规模为160 t/d绝干污泥量,采用“中温厌氧消化+板框脱水+热干化”处理工艺。经处理后污泥含水率为40%,外运作为园林绿化用土。污泥消化产生的沼气经二级脱硫处理后供给沼气锅炉。沼气锅炉生产的热水(80℃)和热蒸汽(170℃)作为污泥消化、干化的热源。污泥脱水产生的滤液经除磷脱氮预处理后回流污水处理厂。新建污泥处置中心的主要构筑物有污泥调理间、污泥消化间、污泥干化间和污泥滤液预处理站。其中,污泥调理间、污泥干化间和污泥滤液预处理站均采取全密闭负压排风设计,分别配套生物滤池西南设施(适宜温度22~30℃),废气除臭后分别经3根15 m高排气筒排放。污泥干化间产生的废气温度为60~65℃,H2S、NH3浓度是其他产臭构筑物的8~10倍,沼气罐区与甲醇加药间相距280 m,设有16个800 m3沼气罐(单个沼气罐储气量为970 kg)。本项目所在地区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南风,现状厂界东侧650 m有A村庄,东南侧1 200m有1处新建居民小区。本项目环评第一次公示期间,A村庄有居民反映该污水处理厂夏季常有明显恶臭散发,导致居民无法开窗通风,并有投诉。经预测分析,环评机构给出的恶臭影响评价结论为:污泥处置中心3根排气筒对A村庄的恶臭污染物贡献值叠加后满足环境标准限值要求,本项目对A村庄的恶臭影响可以接受。[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中沼气临界量50t,甲醇临界量500t]【问题】1污泥干化间废气除臭方案是否合理?说明理由。2本项目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说明理由。3.给出本项目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因子。4.指出环评机构的恶臭影响评价结论存在的问题。

扫码查看暗号,即可获得解锁答案!

点击获取答案

【参考答案】

1.污泥干化间废气除臭方案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答:不合理。理由:污泥干化间废气温度为60—65℃,而生物滤池除臭设施的适宜温度为22—30℃,废气温度过高会影响生物滤池的稳定性和处理效果。

2.本项目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说明理由。

答:不存在重大危险源。

本项目涉及的危险品包括:甲醇和沼气。甲醇加药间最大甲醇储存量为:6x16 t=96 t,小于临界量500 t:沼气罐区沼气最大储量:16x0.97 t=15.52 t,小于临界量50t。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边缘距离小于500 m的几个设施视为一个单元。沼气罐区与甲醇加药间相距280 m,小于500 m,可视为一个单元,该单元含多种危险化学品:q1/Q1+q2/Q2=96 t/500 t+15.52 t/50t=0.50<1

因此,本项目不存在重大危险源。

3.给出本项目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因子。

答:常规指标:SO2、NO2(或NOx)、PM10、PM2特征监测因子:H2S,NH3、臭气浓度、甲醇。

4.指出环评机构的恶臭影响评价结论存在的问题。

答:(1)预测评价只叠加了3根污染源的贡献值,未叠加A村庄的背景浓度,直接得出满足环境标准限值要求的错误结论。

(2)项目环评第一次公示期间,A村庄有居民反映该污水处理厂夏季常有明显恶臭散发,导致居民无法开窗通风,并有投诉。进一步佐证了A村庄恶臭污染物背景浓度较高,叠加新增3根排气筒贡献值后,居民会进一步受到污水处理厂的恶臭影响。

【考点分析】

本题为2015年环评案例分析考试真题。

1.污泥干化间废气除臭方案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分析污染

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本题考点为:

恶臭处理方式:密闭负压收集、集中处理,生物除臭、洗涤、吸收等方式。

恶臭的处理方法:物理法(掩蔽法、稀释法、冷凝法和吸附法),化学法(燃烧法、氧化法和化学吸收法),生物法(经济合理、适宜温度下进行)。

本题较为灵活,考生需认真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找到要点。

举一反三:

污水处理厂需要考虑除臭的设施及集气方式:

(1)无须经常人工维护的设施,如沉砂池、初沉池和污泥浓缩池等,应采用固定式的封闭措施控制臭气;

(2)需经常维护和保养的设施,如格栅间、泵房水井和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脱水机房等,应采用局部活动式或简易式的臭气隔离措施控制臭气。

2.本项目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说明理由。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五、环境风险评价(1)识别重大危险源并描述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

本题为近几年环评案例分析考试的常考题型,难点在于对环境风险单元的概念的理解,属于较新考点。涉及的考点为:

(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环境风险单元的概念: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 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经计算若满足下式:

q1/Q1+q2/Q2+"'+qn/Qn≥1

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另外,要了解危险化学品的几种主要类型:爆炸品、易燃气体、毒性气体、易燃液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有机过氧化物、毒性物质。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不需记忆,题干会提供相关信息。

3.给出本项目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因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1)分析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影响的因素和途径,识别产污环节、污染因子和污染物特性,核算物耗、水耗、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源强”。

本题考查项目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因子,为常考题型,主要包括常规监测因子和项目特征污染因子。

(1)常规监测因子:凡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属于常规污染物的均为常规监测因子( SO2、NO2、CO、O3、PM10、PM2.5等);

(2)项目特征污染因子: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有国家、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或《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 36-19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列表中有的:没有相应质量标准但是属于毒性较大的。

本项目由沼气锅炉供热,将排放SO2、NO2 (NOx)、PM10、PM2.5等,故入选环境现状监测因子;同时,根据题干,本项目排放H2S、NH3、臭气(《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项控制指标);项目含甲醇加药间,甲醇属于易挥发气体,有毒。

沼气车间虽溢出甲烷,但没有剧毒性,未列于国家、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及TJ 36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列表中,故不选取。

4.指出环评机构的恶臭影响评价结论存在的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七.环境可行性分析(3)判断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正确性”。

2013年出过类似的污水处理厂环评结论正确性分析的题目。应根据题干信息逐条分析结论的正确性。

本题考点为:

(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应采用贡献值叠加背景值后,再进行判断,评价结

论仪采用贡献值分析影响不正确。

(2)对于类似的改扩建项目,环评结论应该与项目影响实际效果相结合。

(3)比较隐晦的知识点:本项目存在无组织排放源的影响。

污水处理厂原有的主要构筑物有进水泵房、格栅间、曝气沉砂池、生物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深床滤池、污泥浓缩脱水机房和甲醇加药间。其中,进水泵房和污泥浓缩脱水机房分别采用全封闭设计并配套生物滤池除臭设施,其他的构筑物恶臭污染物无组织排放影响。


多做几道

案例1 新建1.4×105 t/a腈纶项目【素材】某拟建腈纶厂位于A市城区东南与建城区相距5 km的规划工业园区内,采用DMAC(二甲基乙酰胺)湿纺二步法工艺生产1.4×105t/a差别化腈纶。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原液制备车间、纺丝车间、溶剂制各和回收车间、原料罐区、污水处理站、危险品库、成品库等。原液制备车间生产工艺流程详见图1。生产原料为丙烯腈、醋酸乙烯,助剂和催化剂有过亚硫酸氢钠、硫酸铵和硫酸,以溶剂制备和回收车间生产的DMAC溶液为溶剂(DMAC溶液中含二甲胺和醋酸),经聚合、汽提、水洗过滤、混合溶解和压滤等工段制取成品原液。废水W1送污水处理站处理,废气G1经净化处理后由15 m高排气筒排放,压滤工段产生的含滤渣的废滤布送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原料罐区占地8 000m2,内设2个5 000m3丙烯腈储罐、2个600 m3醋酸乙烯储罐和2个60 m3二甲胺储罐。单个丙烯腈储罐呼吸过程中排放丙烯腈0.1 kg/h。拟将2个丙烯腈储罐排放的丙烯腈废气全部收集后用管道输送至废气处理装置处理,采用碱洗+吸附净化工艺,设计丙烯腈去除率为99%,处理后的废气由1根20m高排气筒排放,排风量200 m3/h。污水处理站服务于本企业及近期入园企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在R河左岸岸边排放。R河水环境功能为Ⅲ类,枯水期平均流量为272 m3/s,河流断面呈矩形,河宽260m,水深2.3m。在拟设排放口上游4km、河道右岸有A市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口,下游10 km处为A市水质控制断面(T断面)。经调查,R河A市河段的混合过程段长13 km。环境影响评价机构选用一维模式进行水质预测评价,预测表明T断面主要污染物浓度低于标准限值。评价结论为项目建成后T断面水质满足地表水功能要求。【问题】1.分别指出图1中废水W1、废气G1中的特征污染物。2.原液制备车间固体废物处理方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3.计算原料罐区废气处理装置排气筒的丙烯腈排放浓度。4.T断面水质满足地表水功能要求的评价结论是否正确?列举理由。

案例2新建生猪屠宰项目【素材】B企业拟在A市郊区原A市卷烟厂厂址处(现该厂已经关闭)新建屠宰量为120万头猪/a的项目(仅屠宰,无肉类加工),该厂址紧临长江干流,A市现有正在营运的日处理规模为3万t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距离B企业1.5 km。污水处理厂尾水最终排入长江干流(长江干流在A市段水体功能为II类)。距B企业、沿长江下游7 km处为A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工程建设后工程内容包括:新建4 t/h的锅炉房、6000m2待宰车间、5 000 m2分割车间、1 000 m2氨机房、4 000 m2冷藏库。配套工程有供电工程、供汽工程、给排水工程、制冷工程、废水收集工程及焚烧炉工程等。工程建成后所需的原材料有:生猪(生猪进厂前全部经过安全检疫)、液氨、包装纸箱、包装用塑料薄膜。项目废水经调节池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牲畜粪尿经收集后外运到指定地方堆肥处置。A市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A市地势较高,海拔为789 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厂址以西100m处有居民260人,东南方向80m处有居民120人。【问题】请根据上述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应从哪些方面论证该项目废水送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可行性?2.B企业拟在长江干流处新建一个污水排放口,请问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如果不可行,拟建项目的污水如何处理?3.该项目竣工大气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如何布点?4.针对该工程的堆肥处置场应关注哪些主要的环保问题?5.该建设项目的评价重点是什么?

案例3新建纺织印染项目【素材】某工业园区拟建生产能力3.0×l07 m/a的纺织印染项目。生产过程包括织造、染色、印花、后续工序,其中染色工序含碱减量处理单元,年生产300天,每天24小时连续生产。按工程方案,项目新鲜水用量I 600 td,染色工序重复用水量165 t/d,冷却水重复用水量240 t/d。此外,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后部分回用生产工序。项目主要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量、水质特点见表l。现拟定两个废水处理、回用方案。方案1拟将各工序废水混合处理,其中部分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恰好满足项目用水需求),其余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方案2拟对废水特性进行分质处理,部分废水深度处理后回用,难以回用的废水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纺织品定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车间屋顶上6个呈矩形分布的排气口排放,距地面8 m;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属于3类功能区,南侧厂界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值昼间60.0 dB (A),夜间56.0dB (A),经预测,项目对工厂南侧厂界的噪声贡献值为54.1dB (A)。(注:《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类区标准为:昼间65 dB (A),夜间55 dB (A))【问题】1.如果该项目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废水的CODCr限值为500mg/L,方案1的CODCr,去除率至少应达到多少?2.按方案1确定的废水回用量,计算该项目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3.对适宜回用的生产废水,提出废水分质处理、回用方案(框架),并使项目能满足印染企业水重复利用率35%以上的要求。4.给出定型车间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所需要的源参数。5.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评价南侧厂界噪声达标情况,说明理由。

例题:新建7 0万t/a林纸一体化项目【素材】红星造纸公司拟在位于大洪河流域的A市近郊工业园内新建生产规模为70万t/a的化学制浆工程,在距公司20 km、大洪河流域附近建设速生丰产原料林基地。项目组成包括:原料林基地、主体工程(制浆和造纸)、辅助工程(碱回收系统、热电站、化学品制备、空压站、机修、白水回收、堆场及仓库)、公用工程(给水站、污水处理站、配电站、消防站、场内外运输、油库、办公楼及职工生活区)。红星公司年工作时间为340天,三班四运转制,其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厂址东南方向为大洪河,其纳污段水体功能为一般工业用水及一般景观用水。大洪河自东向西流经A市市区..该地区内雨水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 987.6 mm,最大年降雨量为3 125.7 mm,大洪河多年平均流量为63m3/S,河宽为30~40 m,平均水深为7.3 mo大洪河在公司排污口下游3 km处有一个饮用水源取水口,下游9km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下游约18 km处该水体汇入另一较大河流。初步工程分析表明,该项目废水排放量为2230 m3/d。【问题】请根据上述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该项目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原科林基地建设潜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3.该70万t/a化学制浆项目营运期主要污染因子有哪些?4.请确定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并说明理由,同时制定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监测方案。

案例4年产2.5万张牛皮革新建项目【素材】A皮革公司在B市某工业园有一个年加工皮革2 5万张(折牛皮标张)的制革生产装置。几年后在C市新建一个制革厂,生产规模为年加工皮革11.5万张(折牛皮标张)。拟建项目占地面积551 300 m2,总投资为7 800万元。主体工程包括鞣制车间、整饰车间、冲洗车间;配套建设的有职工宿舍、厂区污水处理站。A皮革公司拟将污水经处理后农灌。制革生产一般包括准备工段、鞣制工段和整饰工段,其工艺流程如下:工艺介绍:准备工段。指原料皮从浸水到浸酸之前的工序操作,其作用在于除去制革加工不需要的各种物质,使原料恢复到鲜皮状态,除去表皮层、皮下组织层、毛鞘、纤维间质等物质,适度松散真皮层胶原纤维,使裸皮处于适合鞣制状态。鞣制工段。包括鞣制和鞣后湿处理两部分。铬鞣工艺一般指鞣制到加油之前的工序操作,它是将裸皮变成革的过程,铬初鞣后的湿铬鞣革称为湿革,需进行湿处理以增强革的粒面紧实性,提高柔软性、丰满性和弹性,并染色赋予革特殊性能。整饰工段。包括皮革的整理和涂饰,属于皮革的干操作工段,指在皮革表面施涂一层天然或合成高分子薄膜的过程,常辅以磨、抛、压、摔等机械加工,以提高革的质量。【问题】请根据上述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该项目的主要污染因子是什么?2.该项目清洁生产指标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3.如何对该项目进行水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点位布设?4.该项目环评报告书应设置哪些评价专题?

最新试题

该科目易错题

该题目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