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材料1: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在资源总量方面,我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l.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铅矿不足2%。在人均资源方面,我国人均矿产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l/2,人均耕地、草地资源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是1/4,人均森林资源是1/5,人均能源占有量是1/7,其中人均石油占有量是l,10。材料2:我国矿产品消耗强度高于发达国家.从矿产资源的消耗强度看,在现行汇率下,我国每万元GDP消耗的钢材、铜、铝、铅、锌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6、4.8、4.9、4.9和4.4倍,即使按购买力评价计算,也高出许;。2003年,我国实现的GDP按现行汇率计算为1.4万亿美元,约占垒世界GDP的4%.但为此消耗的各类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经折合后粗略估算为50亿吨。材料3:近十年来,不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超过了环境自净的能力,流经城市的90%的河段都受到严重污染,75%的湖水出现了非氧化问题,近3亿农村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每年新增1.5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每年新增::1436平方公里,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增加,但资源总量不足,生态功能退化。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哪些问题?(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扫码查看暗号,即可获得解锁答案!

点击获取答案

(1)以上材料反映了我国资源能源压力加大,经济过热等问题。材料l反映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材料2反映我国资源利用水平低;材料3反映我国环境和生态破坏严重。

(2)①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

②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③发展循环经济;努力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多做几道

材料1:1984年12月19日,中国政府总理赵紫阳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北币正式签订《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在香港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与此同时,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在庄严的仪式上宣誓就职。自此,“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在香港正式实施,历经1 50多年殖民统治的香港进入历史的新纪元。材料2:澳门回归,也称澳门主权移交、九九回归,是指1 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同时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行使管治澳门的权力,葡萄牙共和国结束统治澳门的一系列事件。绝大部分澳门华人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身份,非华裔居民亦能继续享有澳门居民身份。问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和澳门是如何成功实践的?

简述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对“一国两制”的新的论述。

请阅读以下材料:香港,澳门回归以来,走上了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一国两制”买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中央政府对香港、澳门实行的各项方针政策,根本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待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摘自党的十八大报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一一摘自党的十八大报告结合上述材料,论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材料l:江泽民主席在1995年1月31日发表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八点意见,再次重申:“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我们完全相信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理解我们的这一原则立场。”能战方能言和。我们军事斗争准备越充分、越有力,和平就越有希望,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现实辩证法。材料2:现在,有两条路摆在台湾当权者面前:一条是悬崖勒马,停止“台独”分裂活动,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一条是一意孤行,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最终玩火自焚。何去何从,台湾当局必须做出选择。在中国人民面前,没有任何事情比捍卫自己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更为重要、更为神圣。我们将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景。但是,如果台湾当权者铤而走险,胆敢制造“台独”重大事变,中国人民将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彻底地粉碎“台独”分裂图谋。问题: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中国政府在致力于“和平统一”的同时,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简述构建和平稳定发展两岸关系的内容。

最新试题

该科目易错题

该题目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