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甲公司通知乙公司将其对乙公司的10万元债权出质给了丙银行,担保其9万元贷款。出质前,乙公司对甲公司享有2万元到期债权。如乙公司提出抗辩,关于丙银行可向乙公司行使质权的最大数额,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10万元

B

9万元

C

8万元

D

7万元

扫码查看暗号,即可获得解锁答案!

点击获取答案
质权的概念和特征,抵销

       ABD项:说法错误,不当选;C项:说法正确,当选。将普通债权打包,出质质押给第二个债权人,即普通债权的质押。我国目前现行法中没有关于普通债权质押的法律规范,因此可类推适用与其类似的债权让与的规则。对于本题所涉及的法律关系,我们可以设立一个模型:甲对乙10万元债权,甲把对于乙的10万元债权整体打包出质给丙,担保丙对甲5万元债权的实现,(即债权打包出质给第二个债权人)。类推类似的规则:甲对乙10万元债权,甲把对于乙的10万元债权整体打包,转让给丙,丙用5万元对价予以受让。(因为10万元债权有可能无法全部实现,所以5万元的对价是完全可能的)为什么债权的出质可以类推适用债权让与的规则来处理?因为质押、抵押的进一步就是转让,即质押人、抵押人可以在清偿期届满、债务人不能偿还债务时,将标的物拍卖、变卖或者折价进行优先受偿,就相当于将债权进行了转让。所以甲把10万元债权质押给丙,清偿期届满债务人甲无法清偿的时候,相当于丙取得债权而向债务人乙主张债权。彼时便相当于甲将10万元债权转让给丙,所以债权出质给丙可以类推适用债权转让给丙的规则。

       在本案中,甲对乙有10万元债权,甲把对乙的10万元在债权转让给丙,对价9万元,而此时乙对甲另有2万元债权,且该债权已经到期,说明作为相对人甲和乙,双方互负债权债务关系,根据合同法第83条和第99条关于抵销权的规定,乙可以向甲主张抵销2万元,乙主张抵销之后甲对乙的实际有效债权为8万元,即甲只能用对乙的实际有效的8万元债权来担保丙的9万元债权的实现,“就低不就高”,甲真正能担保的最高额度只有8万元。换言之,甲真正能转让给丙的债权只能是8万元。

多做几道

张某从银行贷得80万元用于购买房屋,并以该房屋设定了抵押。在借款期间房屋被洪水冲毁。张某尽管生活艰难,仍想方设法还清了银行贷款。对此,周围多有议论。根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民法有关规定,下列哪一观点可以成立?

A

甲认为,房屋被洪水冲毁属于不可抗力,张某无须履行还款义务。坚持还贷是多此一举

B

乙认为,张某已不具备还贷能力,无须履行还款义务。坚持还贷是为难自己

C

丙认为,张某对房屋的毁损没有过错,且此情况不止一家,银行应将贷款作坏账处理。坚持还贷是一厢情愿

D

丁认为,张某与银行的贷款合同并未因房屋被冲毁而消灭。坚持还贷是严守合约、诚实信用

甲公司在城市公园旁开发预售期房,乙、丙等近百人一次性支付了购房款,总额近8000万元。但甲公司迟迟未开工,按期交房无望。乙、丙等购房人多次集体去甲公司交涉无果,险些引发群体性事件。面对疯涨房价,乙、丙等购房人为另行购房,无奈与甲公司签订《退款协议书》,承诺放弃数额巨大利息、违约金的支付要求,领回原购房款。经咨询,乙、丙等购房人起诉甲公司。下列哪一说法准确体现了公平正义的有关要求?

A

《退款协议书》虽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但为兼顾情理,法院应当依据购房人的要求变更该协议,由甲公司支付利息和违约金

B

《退款协议书》是甲公司胁迫乙、丙等人订立的,为确保合法合理,法院应当依据购房人的要求宣告该协议无效,由甲公司支付利息和违约金

C

《退款协议书》的订立显失公平,为保护购房人的利益,法院应当依据购房人的要求撤销该协议,由甲公司支付利息和违约金

D

《退款协议书》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确保利益均衡,法院应当依据购房人的要求撤销该协议,由甲公司支付利息

甲用其拾得的乙的身份证在丙银行办理了信用卡,并恶意透支,致使乙的姓名被列入银行不良信用记录名单。经查,丙银行在办理发放信用卡之前,曾通过甲在该行留下的乙的电话(实为甲的电话)核实乙是否申请办理了信用卡。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

甲侵犯了乙的姓名权

B

甲侵犯了乙的名誉权

C

甲侵犯了乙的信用权

D

丙银行不应承担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下列哪一种社会关系应由民法调整?

A

甲请求税务机关退还其多缴的个人所得税

B

乙手机丢失后发布寻物启事称:“拾得者送还手机,本人当面酬谢”

C

丙对女友书面承诺:“如我在上海找到工作,则陪你去欧洲旅游”

D

丁作为青年志愿者,定期去福利院做帮工

甲单独邀请朋友乙到家中吃饭,乙爽快答应并表示一定赴约。甲为此精心准备,还因炒菜被热油烫伤。但当日乙因其他应酬而未赴约,也未及时告知甲,致使甲准备的饭菜浪费。关于乙对甲的责任,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

无须承担法律责任

B

应承担违约责任

C

应承担侵权责任

D

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最新试题

该科目易错题

该题目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