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表现在( )。
危害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破坏社会主义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危害国家所有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违反了社会公共道德和公共利益
犯罪集团的成立条件是( )。
主体必须是2人以上
犯罪目的的明确性
犯罪活动的组织性
犯罪成员的稳定性
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下列情形属于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是( )。
某甲交通肇事后,见被害人躺在路上,怕事情败露,于是将被害人移到偏僻处,然后驾车逃走,致使被害人因失血过多死亡
某乙交通肇事后,由于害怕受到处罚即驾车离去,致使被害人因汽车撞击无人救治而内出血死亡
某丙交通肇事后,不顾被害人在后面追赶而驾车离去,不料被害人被后面驶来的汽车压死
某丁交通肇事后,以为被害人已经死亡,驾车离去,但实际上被害人只是身受重伤,不过因无人救治而死亡
某戊交通肇事后,看到被害人流血不止,戊在将其送往医院途中与一货车相撞而导致被害人死亡
某晚,崔某身穿警服,冒充交通民警,骗租到女个体司机何某的夏利出租车。当车行至市郊时,崔某持假枪抢走何某人民币l000元,并将何某一脚踹出车外,使何某身受重伤,崔某乘机将出租车开走。本案中属于抢劫罪法定加重情节的有( )。
持枪抢劫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
抢劫致人重伤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抢劫数额巨大的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 )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故意杀人
诈骗
抢劫
绑架
贩卖毒品
成立紧急避险必须具备( )条件。
必须是合法权益受到危险的威胁
危险必须是即将发生的
避险行为必须是为了使合法权益免遭损害而实施
避险行为必须是在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排除危险即不得已时实施的
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相同点包括( )。
目的相同
行为的对象相同
前提条件都包含有不法侵害
危害的来源相同
都不能超过必要限度
下列属于应当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是( )。
甲某犯煽动分裂国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乙某犯绑架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丙某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丁某犯放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
戊某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关于犯罪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有的犯罪可以没有犯罪结果
有些犯罪可能侵害同一个客体
每个犯罪都有犯罪对象
任何一种犯罪都必须包括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
有的犯罪可以没有犯罪对象
甲多次挪用公款,第一次挪用3万元用于自家房屋的装修,两个月后挪用3万元用于归还第一次挪用的公款,第三次又挪用5万元用于赌博,期间甲曾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2万元,对甲的行为( )。
认定甲共挪用公款11万元
认定甲受贿2万元
认定甲挪用公款8万元
认定甲挪用公款5万元
认定甲挪用公款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