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原来生产甲产品,年设计生产能力10000件,市场销售单价60元,单位产品成本总额50元,具体资料如下:直接材料18元,直接人工14元,变动制造费用8元,固定制造费用10元。该企业现在每年有35%的生产能力未被利用。要求:就以下各不相关情况作出应否接受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决策。假设当追加特殊订货超过企业剩余生产能力时,企业以减少正常销售量满足客户特殊订货要求,而不购置设备增加生产能力。(1)现有一客户提出以35元/件的价格订货3000件,企业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不需要追加专属成本。(2)现有一客户提出以46元/件的价格订货3500件,但该订货还有些特殊要求,需购置一台专用设备,增加固定成本2000元。(3)现有一客户提出以56元/件的价格订货5000件,接受该订货需追加专属成本3800元。若不接受订货可将设备出租,可获得租金1300元。
简述标准成本系统的作用。
标准成本系统包含哪些内容?
A公司运用标准成本系统计算甲产品成本,有关资料如下: (1)本期单位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用量为10公斤,单位材料的标准价格为2元,单位产品的标准人工工时为5小时,预计标准总工时为2 500小时,标准工资总额为16 000元,标准制造费用总额为70 000元(其中变动制造费用为50 000元,固定制造费用为20 000元)。 (2)其他情况:本期产品的实际产量为490件,耗用直接人工2 400小时,支付工资16 620元,支付制造费用71300元(其中变动制造费用54 000元,固定制造费用17 300元),采购原材料的价格为2.2元/公斤,本期领用原材料5 100公斤。 要求: (1)编制甲产品标准成本卡,填写下表: 单产品标准成本卡 (2)计算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和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计算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并分析它们产生的可能原因。 (4)计算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支出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5)计算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支出差异、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简述成本差异分析的基本模式。
某公司生产甲产品,月标准生产能量为1 000件,预计产能标准总工时为2 000小时,4月份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为24 O00元,本月实际产量800件,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支付28 000元,实际耗用工时为1 500小时。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并采用“三分法”对固定制造费用差异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