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师
筛选结果 共找出3

案例1 高速公路竣工验收项目【素材】西南地区某高速公路于2009年完成环评审批,2013年建成试运行,现拟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该高速公路主线全长95 km,双向四车道,其中KⅠ段(K0-K62)长62 km。位于平原微丘区,设计车速100 km/h,路基宽度26 m; KⅡ段(K62-K95)长33 km,位于山岭重丘区,设计车速80 km/h,路基宽度24.5 m。公路在K75建设1座长300 m的大桥跨越青龙河,在K87-K94建设1座7 km特长隧道,隧道在K90设置1个通风竖井(衬砌后竖井内径6m,井深280 m),竖井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开挖,从井口出渣,井口至已有二级公路建设3.5 km施工便道。2014年和2020年设计车流量分别为KⅠ段8 000 pcu(标准小客车流量)/d、14 000 puc/d,KⅡ 段7 000 pcu/d、12 000 pcu/d。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记载的公路沿线基本情况概述为:公路KⅠ段以农业植被为主,KⅠ 段以山区林木植被为主;青龙河水环境功能为Ⅲ类,桥址下游5 km处为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上边界;特长隧道穿越的山林植被覆盖度较高,隧道出口( K94)附近有河溪及水田;公路沿线200 m范围内共有29个声环境敏感点,全部为村庄。声环境影响评价表明:在2020年设计车流量条件下,有10个村庄声环境质量超标,应采取声屏障措施:位于公路K33的M村庄距离公路路肩90 m,预测声环境质量达标,不设置声屏障。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批复文件提出:应进一步优化路线设计方案,减少土石方开挖和植被破坏;采取措施减缓隧道施工排水对农田的影响,对山顶植被实施生态监测;对预测声环境质量超标的村庄采取声屏障等措施:跨河桥梁路段应采取防范车辆事故泄漏措施。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表明:试运行阶段车流量KI段6 500 pcu/d,KⅡ 段4 500 pcu/d;为减少土石方开挖和植被破坏,改移K82-K85约3 km路段线位,最大改移距离330m,声环境敏感点由2个增至4个,其中,新增P村庄距离公路路肩90 m;特长隧道施工期间产生涌水量较环评预测水量显著增加。根据图纸,跨青龙河桥梁已设置桥面事故水收集管道,按环评要求在河岸基岩上设置了200m3事故应急池,事故应急池底板高程95 m,桥址处设计防洪水位90 m;制订了环境风险应急预案,配备事故应急设施。验收调查单位制订噪声验收监测计划时,认为P村庄与M村庄距公路路肩距离一致,可以类比M村庄的监测结果,不需要开展P村庄的噪声验收监测。【问题】1.给出K82’K85改移路段验收调查时需了解的声环境敏感点信息。2.采用M村庄的监测数据类比P村庄噪声影响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3.指出特长隧道排水对植被影响调查应重点关注的内容。4.说明青龙河桥事故应急池验收现场调查的主要内容。

案例2   涉自然保护区高速公路竣工验收项目【素材】某高速公路工程于2009年取得环评批复,2010年3月开工建设,2012年9月建成通车试营运。路线全长160 km,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100 km/h,路基宽度26m,设互通立交6处,特大桥1座,大中小桥若干:服务区4处,收费站6处,养护工区2处。试营运期日平均交通量约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预测交通量的68%。建设单位委托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环评文件载明:路线在Q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某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实验区内路段长限制在5 km之内:实验区内全路段应采取隔声和阻光措施;沿线有声环境敏感点13处(居民点12处和S学校),S学校建筑物为平房,与路肩水平距离30m,应在路肩设置长度不少于180 m的声屏障;养护工区、收费站、服务区污水均应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1996)二级标准。初步调查表明:工程路线略有调整,实际穿越Q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路段长度为4.5 km,全路段建有声屏障(非透明)或密植林带等隔声阻光措施;沿线声环境敏感点有11处,相比环评阶段减少2处居民点:S学校建筑物与路肩水平距离40 m,高差未变,周边地形开阔,路肩处建有长度为180 m的直立型声屏障:服务区等附属设施均建有污水处理系统,排水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 -级标准设计。【问题】1.对于Q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对于居民点,声环境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为确定声屏障对s学校的降噪量,应如何布设监测点位?4.按初步调查结果,污水处理系统能否透过环保验收?说明理由。

案例3  某井工煤矿竣工验收调查【题材】某井工煤矿于2011年10月经批准投入试生产,试生产期间主体工程运行稳定,环保设施运行正常,拟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8年8月获得批复,批复的矿井建设规模为3.00 Mt/a。配套建设同等规模选煤厂,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储装运工程和公用工程。场地平面布置由矿井工业场地、排矸场、进矿道路、排矸场道路等四部分组成。工业场地(含道路)占地40.0m2,矿井井田面积1 800 hm2,矿井开采采区接替顺序为“一采区一二采区一三采区”,首采区(一采区)为已采取,服务年限10年。环评批复的主要环保措施包括:3台20 t/h锅炉配套烟气除尘脱硫系统,除尘效率95%,脱硫效率60%;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600 m3/d,采用二级生活处理工艺;矿井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1.0亿m3,配套建设拦挡坝、截排水设施;对于受开采沉陷影响的地面保护对象留设保护煤柱。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单位初步调查获知:工程建设未发生重大变动,并按环评报告书与批复要求对受开采沉陷影响的地面保护对象留设了保护煤柱。试生产期间矿井与选煤厂产能达到2.20 Mt/a。生活污水和矿井水处理量分别为480 m3/d、8 000 m3/d。3台20 t/h锅炉烟气除尘脱硫设施建成投入运行,排矸场拦挡坝、截排水工程已建成。调查发现,2010年8月批准建设的西气东输管线穿越井田三采区。环评批复后,与本项目有关的新颁布或修订并已实施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有《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2348-2008)。【问题】1.指出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作中,还需补充哪些工程调查内容?2.确定本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生态调查范围。3.在本项目声环境验收调查中,应如何执行验收标准?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调查还需补充哪些工作?5.判断试生产运行工况是否满足验收工况要求,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