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的实施是指为了实现产品的符合性的质量而进行的有组织、有系统的过程管理活动,过程控制的实施步骤包括对过程的( )。
识别
分析
控制
计划
管理
根据对过程控制的对象和范围不同,可将其划分为管理点、生产线和生产现场控制三个层次,既( )的控制。
点
线
面
产品
质量
为使控制图能够正确反映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应做到( )。
合理确定取样间隔
合理确定子样容量
子样组数最好大于25
剔除不明原因的异常数据
子样组数最好在20~25之间
过程管理点控制图表和文件的编制,要满足( )。
5W
1H
5M
6S
1S
下列异常现象中可能是由于数据分层不够造成的是( )。
一点落在A区以外
连续6点递增或递减
连续14点相邻点上下交替
连续8点在中心线两侧,但无一在C区
连续1 5点落在C区内
均值-标准差控制图和其他计量控制图相比,( )。
均值-标准差图更适用于抽样困难,检验成本大的场合
标准差图更准确地反映过程波动的变化
当子组大小大于10时不适于使用标准差控制图
均值图分析过程中心的波动较单值图更灵敏
均值-极差图的子组大小应大于均值-标准差图的子组大小
关于质量波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质量波动区分为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两类并分别采取不同的对待策略,这是朱兰的贡献
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都是产品质量的波动
异常波动已经消除,只剩下偶然波动,这当然是正常波动
质量波动区分为偶然波动与正常波动两类并分别采取不同的对待策略,这是休哈特的贡献
朱兰提出了质量波动分为偶然波动与正常波动两类
合理子组原则是由休哈特提出的,其内容是“组内差异只由偶因造成,组间差异主要由异因造成”。前一句的目的是保证控制图上、下控制线的间隔距离6σ为最小,从而对异因能够及时发出统计信号。在取样本组,即子组时应在短间隔内取,以避免异因进入。根据后一句,为了便于发现异因,( )。
在过程不稳,变化激烈时应少抽取样本
过程平稳时,则可多抽取样本
在过程不稳,变化激烈时应多抽取样本
过程平稳时,则可少抽取样本
以上都不对
过程改进策略包括( )两个环节。
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评价过程能力
判断过程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判断过程的离散程度
质量改进
在确定抽样频率(时间间隔的倒数)时,需要考虑哪些主要因素 ( )。
过程均值
抽样和检验成本
过程能力指数
过程的平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