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根据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为了得到老师表扬而打扫教室,该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处于( )。

A

前习俗水平

B

习俗水平

C

后习俗水平

D

超习俗水平

扫码查看暗号,即可获得解锁答案!

点击获取答案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本题考查的是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三水平是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9—15岁)、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六阶段是指每个水平中又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道德定向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题干中儿童处于“好孩子”道德定向阶段,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综上所述,B项正确。

A项,处在前习俗水平的儿童,其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故排除。

C项,后习俗水平的人,其道德判断已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是有了更普遍的认识,想到的是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并已将此内化为自己内部的道德准则,故排除。

D项,属于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多做几道

拉丁修辞学校的主要教育目的是培养( )。

A

政治家

B

军人 

C

僧侣

D

雄辩家

教育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体现的是教育的( )。

A

正向功能

B

社会功能

C

个体功能

D

负向功能

目前,我国文化广受全世界欢迎,并且,很多国家设立“孔子学院”,让更多的外国民众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喜欢中国,这说明教育可以( )。

A

创造更新文化

B

传播交流文化

C

选择提升文化

D

筛选保存文化

许慎在( )中这样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A

《说文解字》

B

《学记》

C

《论语》注释

D

《孟子》注释

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A

孟禄

B

沛西•能

C

米丁斯基

D

朱熹

最新试题

该科目易错题

该题目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