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
筛选结果 共找出1736

《唐律·名例律》规定:“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关于唐代类推原则,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

类推是适用法律的一般形式,有明文规定也可“比附援引”

B

被类推定罪的行为,处罚应重于同类案件

C

被类推定罪的行为,处罚应轻于同类案件

D

唐代类推原则反映了当时立法技术的发达

根据清朝的会审制度,案件经过秋审或朝审程序之后,分四种情况予以处理:情实、缓决、可矜、留养承嗣。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

情实指案情属实、罪名恰当者,奏请执行绞监候或斩监候

B

缓决指案情虽属实,但危害性不能确定者,可继续调查,待危害性确定后进行判决

C

可矜指案情属实,但有可矜或可疑之处,免于死刑,一般减为徒、流刑罚

D

留养承嗣指案情属实、罪名恰当,但被害人有亲老丁单情形,奏请皇帝裁决

“名例律”作为中国古代律典的“总则”篇,经历了发展、变化的过程。下列哪一表述是不正确的?

A

《法经》六篇中有“具法”篇,置于末尾,为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法律原则的规定

B

《晋律》共20篇,在刑名律后增加了法例律,丰富了刑法总则的内容

C

《北齐律》共12篇,将刑名与法例律合并为名例律一篇,充实了刑法总则,并对其进行逐条逐句的疏议

D

《大清律例》的结构、体例、篇目与《大明律》基本相同,名例律置首,后为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

宋承唐律,仍实行唐制“七出”、“三不去”的离婚制度,但在离婚或改嫁方面也有变通。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变通规定?

A

“夫外出三年不归,六年不通问”的,准妻改嫁或离婚

B

“妻擅走者徒三年,因而改嫁者流三千里,妾各减一等”

C

夫亡,妻“若改适(嫁),其见在部曲、奴婢、田宅不得费用”

D

凡“夫亡而妻在”,立继从妻

《折狱龟鉴》载一案例:张泳尚书镇蜀日,因出过委巷,闻人哭,惧而不哀,遂使讯之。云:“夫暴卒。”乃付吏穷治。吏往熟视,略不见其要害。而妻教吏搜顶发,当有验。乃往视之,果有大钉陷其脑中。吏喜,辄矜妻能,悉以告泳。泳使呼出,厚加赏方,问所知之由,并令鞫其事,盖尝害夫,亦用此谋。发棺视尸,其钉尚在,遂与哭妇俱刑于市。关于本案,张泳运用了下列哪一断案方法?

A

《春秋》决狱

B

“听讼”、“断狱”

C

“据状断之”

D

九卿会审

关于中国古代法律历史地位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

B

《北魏律》在中国古代法律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

C

《宋刑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仅含刑事内容的法典

D

《大明会典》以《元典章》为渊源,为《大清会典》所承继

关于明代法律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

明朱元璋认为,“夫法度者,朝廷所以治天下也”

B

明律确立“重其所重,轻其所轻”刑罚原则

C

《大明会典》仿《元六典》,以六部官制为纲

D

明会审制度为九卿会审、朝审、大审

清乾隆律学家、名幕王又槐对谋杀和故杀的有关论述:

①“谋杀者,蓄念于未杀之先;故杀者,起意于殴杀之时。”

②“谋杀则定计而行,死者猝不及防、势不能敌,或以金刃,或以毒药,或以他物,或驱赴水火,或伺于隐蔽处所,即时致死,并无争斗情形,方为谋杀。”

③“故杀乃因斗殴、谋殴而起,或因忆及夙嫌,或因畏其报复,或虑其控官难制,或恶其无耻滋事,或恐其遗祸受害。在兄弟,或利其赀财肥己;在夫妻,或恨其妒悍不逊。临时起意,故打重伤、多伤,伤多及致死处所而死者是也。”

据此,下列最可能被认定为谋杀者的是哪一选项?

A

张某将浦某拖倒在地,骑于身将其打伤。浦某胞弟见状,情急之下用木耙击中张某顶心,张某立时毙命

B

洪某因父为赵某所杀,立志复仇。后,洪某趁赵某独自上山之机,将其杀死

C

卢某欲拉林某入伙盗窃,林某不允并声称将其送官。卢某恐其败露欲杀之,当即将林某推倒在地,揢伤其咽喉并用腰带套其脖颈,林某窒息而死

D

雇主李朱氏责骂刘某干活不勤,刘某愧忿不甘,拿起菜刀将李朱氏砍倒。刘某逃跑之际,被李朱氏4岁的外孙韩某拉住衣服并大声呼救,刘某将其推倒在地并连砍数刀,致其立时毙命

“近现代法治的实质和精义在于控权,即对权力在形式和实质上的合法性的强调,包括权力制约权力、权利制约权力和法律的制约。法律的制约是一种权限、程序和责任的制约。”关于这段话的理解,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法律既可以强化权力,也可以弱化权力

B

近现代法治只控制公权,而不限制私权

C

在法治国家,权力若不加限制,将失去在形式和实质上的合法性

D

从法理学角度看,权力制约权力、权利制约权力实际上也应当是在法律范围内的制约和法律程序上的制约

公元前399年,在古雅典城内,来自社会各阶层的501人组成的法庭审理了一起特别案件。被告人是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其因在公共场所喜好与人辩论、传授哲学而被以“不敬神”和“败坏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在监禁期间,探视友人欲帮其逃亡,但被拒绝。苏格拉底说,虽然判决不公正,但逃亡是毁坏法律,不能以错还错。最后,他服从判决,喝下毒药而亡。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人的良知、道德感与法律之间有时可能发生抵牾

B

苏格拉底服从判决的决定表明,一个人可以被不公正地处罚,但不应放弃探究真理的权利

C

就本案的事实看,苏格拉底承认判决是不公正的,但并未从哲学上明确得出“恶法非法”这一结论

D

从本案的法官、苏格拉底和他的朋友各自的行为看,不同的人对于“正义”概念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