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对以下教学设计进行客观评价。

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分析下面《春晓》教学课例,并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春晓》音乐鉴赏课

【教学目标】

1. 欣赏艺术歌曲《春晓》,感受音乐与诗句结合的完美贴切,珠联璧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声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 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的意境,并对音源有一个新的认识,真正体会生活是音乐的源泉。

3. 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生活与自然地热爱。

【教学重难点】细心揣摩、体验词句的完美结合,所表达的诗情画意。开阔思路,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表现《春晓》的意境。

【教学过程】

1. 导入:创设情境:用实物投影仪打出唐诗《春晓》彩图。师: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请大家欣赏一幅画。这是一幅唐诗《春晓》图。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诵一遍彩图上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名作《春晓》。生:(朗诵)。师:这首诗同学们上小学时就学过,谁能说一下这首诗描述了什么样的情景?生:这首诗描绘春天的夜晚,诗人睡的很香,不知不觉天就亮了。醒来听到处处是鸟叫声。想到昨夜刮风下雨,又不知有多少花朵被风雨打掉。师:全诗写春天夜雨晓晴、诗人梦醒后的感觉,淡淡几笔就把春天的景色以及诗人对春光的喜爱和惜花的心情写出来了。2. 新授新课(1)简介作者生平及主要作品。(2)听赏《春晓》 现在我们来欣赏女声独唱:《春晓》,请同学们欣赏后回答两个问题。 歌曲的基本情绪是怎样的?听后有什么感觉?词与曲的结合有什么特点? 生:回答。 师:这首歌节奏平稳,速度徐缓,力度在中弱与很弱之间,旋律委婉质朴、柔美。前半部分带有喜庆的感觉,后半部分反复咏唱最后两句诗,在音区力度上作变化,把诗人为花木担忧、感慨的心情表现出来。请同学们看乐谱,用的最多的是哪些音符?歌曲结束在哪个音符上,属于什么调式? 生:用得最多的是la、do、mi,歌曲结束在la音上,是小调式。 师:《春晓》采用小调式,并通过速度、力度、节奏、旋律的变化给我们营造了一种非常宁静、非常美好的意境。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再来反复欣赏,请同学们跟着录音小声哼唱,要细心揣摩词曲和钢琴伴奏结合所表达的意境。(3)复听并小声哼唱。(4)学生分组讨论并分组展示表演。朗诵组:配乐诗朗诵。(5)讨论。(6)完整欣赏《春晓》,加入学生的创作表演。(7)一个作品可有多种演唱形式,请大家欣赏女领、童声合唱《春晓》

3. 小结同学们,通过欣赏歌曲《春晓》,我们对音乐与诗歌的珠联璧合有了初步的感受和体验,通过参与讨论和表演,同学们进一步感受《春晓》,开阔了眼界,使个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展,从感知美、体验美,上升到创造美、表现美,相信同学们从这里走出去的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更多。

4. 练习与思考(1)练习吟唱《春晓》,细心揣摩、领略歌词结合所表达的诗意。(2)谈谈你对“生活是音乐的源泉”的理解。

扫码查看暗号,即可获得解锁答案!

点击获取答案
音乐教学评价,音乐教学策略

作答本题时,要对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有详细的了解,并以新课标为导向,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多做几道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分析下面鉴赏教学课例,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玛依拉》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哈萨克族音乐的节奏特点,感受哈萨克族民歌的热情、高亢的风格。

(2)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哈萨克音乐的特点,了解音乐对于哈萨克民族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用明亮、欢快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把握活泼轻快、富有弹性的节奏掌握好音高音准,节奏与节拍。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教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亲如一家,他们的风俗习惯,生活习惯各不同,他们的歌舞风格也不同,我们曾经学过哪些民族的歌曲,歌名叫什么?你能唱几句吗?

二、新课教授

1.播放视频《玛依拉》。

2.出示哈萨克民族的图片。

3.出示歌谱,学唱歌曲《玛依拉》。

首先,教师弹奏钢琴演唱一遍;其次,学生演唱曲谱;最后一遍填入歌唱。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用明亮、欢快的声音,准确的音高、节奏,自信地演唱。把握活泼轻快并富有弹音乐风格。

4.邀请两位学生分别演唱歌曲的一二段,第三段合唱。

三、巩固与提高1欣赏由《玛依拉》改编创作的歌曲《玛依拉变奏曲》。《玛依拉变奏曲》由《玛依拉》改编创作而成,在《玛依拉》的基础上加了花腔,使歌曲变得更加的丰富欣赏哈萨克族其他民歌《可爱的一朵玫瑰花》,了解哈萨克族音乐的丰富,体会音乐对哈萨克族的意义。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分析下面鉴赏教学课例,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高亢的西北腔

【教学目标】

一、仔细聆听西北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情绪;发学生热爱民歌的伟大情怀。

二、通过聆听、比较和探究,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在原因。

三、让学生对“花儿”“信天游”有一定了解。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观看视频短片,从而引出西北民歌。

师:首先,我要给同学们看一组视频短片,同学们的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这些电影是在哪里教师播放《大话西游》《乔家大院》等影视片断。

二、新课教授

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

1.介绍“花儿师:在西北民歌中以“花儿”“信天游”“山曲”最有代表性。花儿即是流传在青海、甘肃、宁夏三省(区)等地区的民歌,“花儿”又称“少年”,男青年唱的叫“少年”,女青年唱的称“花儿”。据说,“花儿”最少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它内容丰富多彩,形式自由活泼,语言生动形象,曲调高昂优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深受回、汉、藏、东乡、土、撒拉等民族的喜爱。

2.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

同学们自己轻声哼唱。

3.分析《上去高山望平川》

师:大家都听完了,有没有发现这首歌的歌词有什么特点啊?师:老师给你们画了下划线,现在发现了吗?对了,歌词的格式是23,332,223,332,这种格式称为“双字双句尾”。这两段歌词,第一段是写景,给人一种苍茫辽阔的意境,第二段意在抒情,从表面上看呢,是一位男子将心中的女子比作了牡丹,表达了自己对心中的女子的倾慕之情,但实质上是揭露了旧社会的封建势力及其礼教迫使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难以师:那你们觉得这首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师:全曲采用西北民歌中的2-5-6—1-2-5典型音列,并以2-5这一四度音为契机推动曲调的进行。这首歌的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多使用假声和真假结合的演唱方法,富有西北民歌的特点。

三、课堂总结

民歌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正是所有艺术共同追求的最高境界,希望同学们能从这些歌曲中,学会鉴赏民歌的方法。

对以下教学设计进行客观评价。

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分析下面《春晓》教学课例,并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春晓》音乐鉴赏课

【教学目标】

1. 欣赏艺术歌曲《春晓》,感受音乐与诗句结合的完美贴切,珠联璧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声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 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的意境,并对音源有一个新的认识,真正体会生活是音乐的源泉。

3. 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生活与自然地热爱。

【教学重难点】细心揣摩、体验词句的完美结合,所表达的诗情画意。开阔思路,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表现《春晓》的意境。

【教学过程】

1. 导入:创设情境:用实物投影仪打出唐诗《春晓》彩图。师: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请大家欣赏一幅画。这是一幅唐诗《春晓》图。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诵一遍彩图上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名作《春晓》。生:(朗诵)。师:这首诗同学们上小学时就学过,谁能说一下这首诗描述了什么样的情景?生:这首诗描绘春天的夜晚,诗人睡的很香,不知不觉天就亮了。醒来听到处处是鸟叫声。想到昨夜刮风下雨,又不知有多少花朵被风雨打掉。师:全诗写春天夜雨晓晴、诗人梦醒后的感觉,淡淡几笔就把春天的景色以及诗人对春光的喜爱和惜花的心情写出来了。2. 新授新课(1)简介作者生平及主要作品。(2)听赏《春晓》 现在我们来欣赏女声独唱:《春晓》,请同学们欣赏后回答两个问题。 歌曲的基本情绪是怎样的?听后有什么感觉?词与曲的结合有什么特点? 生:回答。 师:这首歌节奏平稳,速度徐缓,力度在中弱与很弱之间,旋律委婉质朴、柔美。前半部分带有喜庆的感觉,后半部分反复咏唱最后两句诗,在音区力度上作变化,把诗人为花木担忧、感慨的心情表现出来。请同学们看乐谱,用的最多的是哪些音符?歌曲结束在哪个音符上,属于什么调式? 生:用得最多的是la、do、mi,歌曲结束在la音上,是小调式。 师:《春晓》采用小调式,并通过速度、力度、节奏、旋律的变化给我们营造了一种非常宁静、非常美好的意境。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再来反复欣赏,请同学们跟着录音小声哼唱,要细心揣摩词曲和钢琴伴奏结合所表达的意境。(3)复听并小声哼唱。(4)学生分组讨论并分组展示表演。朗诵组:配乐诗朗诵。(5)讨论。(6)完整欣赏《春晓》,加入学生的创作表演。(7)一个作品可有多种演唱形式,请大家欣赏女领、童声合唱《春晓》

3. 小结同学们,通过欣赏歌曲《春晓》,我们对音乐与诗歌的珠联璧合有了初步的感受和体验,通过参与讨论和表演,同学们进一步感受《春晓》,开阔了眼界,使个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展,从感知美、体验美,上升到创造美、表现美,相信同学们从这里走出去的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更多。

4. 练习与思考(1)练习吟唱《春晓》,细心揣摩、领略歌词结合所表达的诗意。(2)谈谈你对“生活是音乐的源泉”的理解。

依照《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分析下面的教学过程,提炼出教学目标,并进行点评。

秋思

(1)背《秋思》。介绍作者及作品的历史背景

(2)讨论词的寓意和感情,有感情地吟诵(模仿古诗词吟诵),探讨在声调上的表现力,集个人各种形式吟诵。

(3)讨论《秋思》每一句中表现的声响(如乌鸦叫声、流水、西风、马蹄声以及表现人的哀叹、思的声音)和画面(有表现的)充分发挥想象力。分四组,每一组画一句(最后两句由一个组画)。建议小组共同构思,是共同画一幅还是每人单独画后集体评出小组代表画,用什么方法

(4)各组展示,介绍本组的构思,自我评价(比较满意和不足的地方),其他组分析和建议(如画,由学生自己

(5)分两组,每组用人、打击乐器(包括音条乐器,也可选用其他艺术类乐器)、各种自制声呢何修改)。根据时间决定是课上还是课下再修改。为这首词编一个配乐朗诵,并排练成一个小作品,朗诵形式由小组决定。

(6)各组表演,并围绕表现词的意境和感情方面来讨论、评价。

(7)讨论:怎样用身体动作表现这首《秋思》?在配乐朗诵的基础上,用舞蹈来表现,分组设计并排练,教师到各组观察,主要是看舞蹈编排是否围绕歌词所表达的情感(可以启发,但不能包办代替)。各组表演,并讨论、评价和修改建议。

(8)为这首词配曲,先将词的节奏定下来,再给do、re、mi、sol、la五声音阶几个音,根据字的四声高低配曲调。学唱自己编配的歌曲。

(9)教师出示由作曲家编配的歌曲《秋思》(已有谷建芬、舒泽池两个作品)。教唱歌曲(由于学生对词已非常熟悉,且尝试过自己编配,一般学唱会比较快)。

(10)讨论作曲家歌曲的创作特点(可通过比较这两首风格各异的作品来分析,如节奏、曲调音阶、音程、旋律走向,以及唱法等)。

(11)全班分成舞蹈组、器乐伴奏组、唱和朗诵等几个小组,用作曲家写的歌曲进行创编。

(12)创作一个诗乐舞作品《秋思》。先共同讨论一个总体构思,如选择哪一首歌曲,准备唱几遍,有无前奏、间奏、尾声(器乐)…然后分组创编、排练,再总排合成。

(13)讨论和总结:

这首词的艺术特点。与所学过或知道的古诗词比较,也可与现代国内外诗词比较。这个单元都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段?它们在表现这首词时有什么是共通的?(情感)又有哪些是不同的?(表现手段、形式)有什么特点?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分析下面鉴赏教学课例,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黄河大合唱》音乐鉴赏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介绍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介绍作品创作的年代、背景。介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感受、体验、理解音乐的能力,朗诵及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品情感内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为中华之崛起而发奋学习的信念。

【教学重点】赏析《黄水谣》《保卫黄河)等作品

【教学难点】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感受作品的内涵,使之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教学方法】听一段、唱几句、议一阵,启发。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黄河大合唱》组乐。

2.幻灯片播放黄河景色图片。

二、自主学习

1.请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冼星海。

2.由一位同学介绍冼星海。

3.播放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的视频资料。

三、分析《黄河大合唱》。

(1)介绍作品。了解作品全貌及本课知识点。

(2)播放《黄水谣》,学生欣赏

(3)提问:《黄水谣》演唱形式?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情绪如何?

(4)自由诵读,酝酿感情,朗诵歌曲前的朗诵词,请学生自告奋勇上台朗诵。

(5)教师小结《黄水谣》的情感思想、曲式结构师:刚才同学们欣赏了《黄河大合唱》的第四乐章《黄水谣》。现在我们来欣赏《保卫黄河》。

(6)欣赏《保卫黄河》。

①欣赏《保卫黄河》的视频

②提问它的演唱形式?合唱曲的情绪?

③学生跟唱《保卫黄河》。

④请学生谈谈欣赏《黄河大合唱》的感受。

三、《黄河大合唱》的总结

四、课堂小结

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足够强大,我们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与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最新试题

该科目易错题

该题目相似题